德國:《即時氣候保護計畫》

歐洲

德國積極落實於2045年實現氣候中和,2030年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至80%。為此將於2022年4月底推出第1期氣候保護方案。為確保所有必要之法律、條例及措施於本年底前完成,爰擬定即時氣候保護計畫(Klimaschutz-Sorfortprogramm),以加速能源轉型。重點摘要如下:
 

一、再生能源法(EEG)修正案:擬將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由目前之65%提高至80%(2021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約為42%)。該部預估2030年用電量將因電解製氫所需電力、電動車日益普及,及數位化高度發展而大幅上升。

二、太陽能:大量在公共區域建置太陽能板、改善出租公寓及其周圍安裝太陽能系統之行政程序、強制要求新建築鋪設太陽能屋頂。

三、陸上風能:目前德國陸上風機裝機容量約55GW,依據目前EEG規定,德國2030年陸上風機裝機容量應達71GW,而聯邦環境署(UBA)則將目標設定於105GW。預計至2030年每年須增加約4至7GW,才能達到71至105GW之裝機目標。為此,該部擬透過「陸上風電法」(Wind-an-Land-Gesetz),將德國2%土地將指定劃入陸上風電開發區,並由聯邦政府對陸上風電區域之指定、審查及環境保護制訂統一規範,以改善目前受限各邦法規不同,造成規劃及審查時程過長問題。另希望透過縮短陸上風機與旋轉無線電信標(rotary radio beacon)及氣象雷達站之距離等措施,增加陸上風能短期潛力土地之開發。

四、降低電價:降低再生源能發電成本,使再生電力更具競爭力,促進熱泵及電動汽車發展,並促進產業耦合(sector coupling)。為此,自2023年起,將從聯邦預算中為EEG附加費提供資金,減輕消費者電費開支。

五、碳差異契約:推動碳差異契約(Carbon Contracts for Difference),承諾企業導入氣候中和生產製程時,補貼較傳統製程成本增加及維持運營之額外成本,使企業導入氣候中和之生產製程時,提升成本可預測性。

六、供暖系統:該部將制訂新建築策略,提升使用再生能源供暖比例。至2030年,再生能源供暖比例將以50%為目標,且自2025年起,新安裝之供暖系統須至少65%使用再生能源。

七、建築標準及資金:將與聯邦住房、城市發展及建設部合作,修訂「建築能源法」,確保新建及改建建築與2045年實現氣候中和,及大幅降低能源需求目標一致。並於2025年前推出補助計畫。

八、氫能戰略:為因應氫能需求成長,將大幅擴增綠色氫產量達1倍以上。為此,將於今年修訂國家氫能戰略,並啟動額外資助計畫。

資料來源:經濟部 /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德國推出即時氣候保護計畫(Klimaschutz-Sorfortprogramm), 以加速能源轉型

關聯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