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世界上第一個邁向循環經濟的發展路線圖「引領循環-芬蘭邁向循環經濟2016至2025年的發展路線圖」,由芬蘭創新基金會(Sitra)領頭與環境部、農林部、經濟和就業部等政府部會、工商部門和其他關鍵利益相關者共同合作起草,在集體智慧的共識願景下勾勒出芬蘭邁向循環經濟的永續成功步驟。
芬蘭在未來5至10年規劃創造永續福祉和成功的碳中和循環經濟。建立在開創性的解決方案、不再浪費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確保經濟增長和增加福祉。循環經濟的核心概念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並盡可能地保留其在循環經濟中的價值,盈利基礎為服務模式的創新和智慧化、數位化解決方案,而不是提供產品。在循環經濟中,最重要的價值潛力不在於物質流模式或避免浪費,而是更有價值的做法,如設備的維修、再利用和再製造。出發點應該是價值循環的優化,而不是防止廢棄物的產生。
該發展路線圖提供了芬蘭創造附加價值的新途徑,可望在面臨氣候變遷挑戰的世界,以及日益減少的自然資源和城市化環境中,提供芬蘭新的解決方案。第一個循環經濟的解決方案是基於芬蘭的傳統優勢產業,透過創新的服務和智慧解決方案來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
根據芬蘭創新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到2030年循環經濟有可能為芬蘭增加15至25億歐元的附加價值,並提供數以萬計的新就業機會;據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的估計,此將創造超過75,000個新的工作機會。
氣候變遷和自然資源枯竭是兩個最緊迫的全球性問題,透過循環經濟轉型,使得材料浪費和產生廢棄物達到最小化,加強資源和材料的利用,保留原料在資源生命週期的價值。在實際應用中,產品的材料使用必須設計為可回收利用,且應對氣候變遷和保護自然資源可能成為快速增長的商業領域;根據芬蘭創新基金會的調查,循環經濟可望為芬蘭帶來可觀的商機,儘管芬蘭的市場規模不大,但芬蘭面對全球競爭的蓬勃發展,已具有國際競爭的優勢因素,如高教育水準、潔淨技術的領先技術專業及強大的聲譽,是芬蘭循環經濟的成功基礎。
芬蘭建立循環經濟的作法,從以下五個領域開始著手:
實踐循環經濟需要集體努力,各級政府和企業之間必須緊密地合作,為了引導芬蘭邁向循環經濟,芬蘭創新基金會帶頭運作、形塑宏圖圖和廣泛的合作,其他核心成員包括企業、直轄市和城市、家庭和公共管理等;當系統性的變革成為共同目標,每個成員都需要分別在資訊、運營模式、消除行政障礙、企業專長、實際試驗和試點、網絡等必要課程作出貢獻。芬蘭創新基金會致力與其他核心成員合作制定芬蘭轉型循環經濟的路線圖,旨在為企業制定在循環經濟中應用的商業模式,和政府部門嘗試引進運作模式,將有助於激勵芬蘭轉型循環經濟。
芬蘭邁向循環經濟的發展路線圖中,制定了激勵芬蘭成為循環經濟先驅所需的落實行動、投資和出口。邁向循環經濟先驅的第一步,將透過基於芬蘭傳統優勢的五個重點領域著手:
資料來源:科技部/創新政策:https://spark.stpi.narl.org.tw/public/article/show?id=8a8a839165c1b60b0165c1b62aca0034
訊息總覽 2020-03-01
訊息總覽 2020-05-04
訊息總覽 2008-12-31
訊息總覽 2020-06-03
訊息總覽 2020-07-10
訊息總覽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