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永續發展目標(SDGs)

歷年專欄回顧 1970-01-01

103年度 綠色小巨人 執行圓滿成果豐碩
 
作者:(財)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品質環境安全部   永續行銷組   林建宏  專員                  橫幅設計:劉尚育

一、SDGs的由來

2000年來自189個國家的領袖們,共同承諾2000~2015年要達成的8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從結果報告書來看,這15年來全球在貧窮、飢餓、健康、教育、性別、環境等議題,都有初步的進展。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認為世界還有很多期待與行動的空間,隨著MDGs期限將至,2012年里約的地球高峰會決議以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接替MDGs,2016年開始全球將以SDGs作為未來15年全球永續發展的藍圖與指南。

二、介紹SDGs的17項目標

SDGs包含17項目標(Goals)及169項細項目標(Targets),其內容如下:

△ 資料來源:CSRone永續報告平台

Goals 1 消除貧窮:消除世界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Goals 2 消除飢餓: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

Goals 3 健康與福祉: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Goals 4 教育品質: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並讓所有人都有終身學習的機會。

Goals 5 性別平等: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Goals 6 淨水與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Goals 7 可負擔能源: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的、永續的,及現代的能源。

Goal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Goals 9 工業、創新基礎建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Goals 10 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Goals 11 永續城市: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Goal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Goals 13 氣候行動: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Goals 14 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Goals 15 陸地生態:保護、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的管理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Goals 16 和平與正義制度: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的、負責的且包容的制度。

Goals 17 全球夥伴: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三、SDG與MDGs的差異

1. 從整合多元來看,SDGs以多元角度概括勾勒全球整體發展各領域的層面及交織收斂的可能性,更明確的涵蓋永續發展的三大面向(1)經濟成長、(2)社會進步、(3)環境保護。整體社會的思考模式有極大的轉變,不再只是單純考慮經濟層面,把環境層面與社會層面也一起納入思考決策中。而這項轉變,不只是政府與企業需要負責,全球公民也可以透過消費、傳播、行動等方式扭轉整個社會的型態走向。

△ 資料來源:Impact Hub Taipei

2. 從目標議題來看,SDGs也強化許多MDGs未明確擬定的面向,(1)強化與氣候問題的連結、(2)考量地球限度、(3)追求和平、公正、包容。

3. 從參與程度來看,之前MDGs的8項目標比較針對未開發國家及發展中國家(低收入國家),而SDGs的17項目標更擴展到全球所有國家,普世標準的廣泛性,包含已開發國家(高收入國家)。MDGs就像一副望遠鏡,遙望著低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提供資金或技術,協助低收入國家解決貧窮的問題;而SDGs則像一面鏡子,全球所有國家都有符合其需求的目標,反映出每個國家的自身的政策與績效表現。所有國家共同參與及努力達成SDGs的17項目標,這些目標會讓我們重新思考與檢討現在的生活方式、經濟架構、生產與消費模式,並提升大眾對SDGs的認知與重視。

四、台灣企業該如何結合SDGs獲得成功

1. 品牌形象建立:社群網路的普及,大眾得到資訊的管道從傳統媒體漸漸的轉變到網路上,大眾從社群網路關注社會議題,SDGs加入Goal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Goals 16 和平與正義制度,大眾者用自己的消費模式選擇要其認同的品牌與產品,社群網路的普及,企業面對網路群眾審視的眼光,企業必須更重視自己的品牌形象。不只是捐錢做公益就能獲得正面形象,而是要做一些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SDGs為此提供了一些方向。例如,有機的農產品用友善的方式耕種,大眾願意多花一些錢購買。例如,頂新劣油案,政府效能無法及時對企業祭出制裁,大眾發起網路串連,聯合抵制頂新的相關產品。

2. 企業核心價值:先從SDGs的17項目標中,挑選出與企業核心價值較相近的目標,優先聚焦在這幾個目標上,符合企業的核心價值才容易落實SDGs,這兩者需要密切結合。例如,嬌生信託集團(Johnson&Johnson Trust)總經理Frank Welvaert建議,第一步先選擇企業的主力戰場,基於其專業知識和核心商業價值,優先聚焦在Goals 3健康與福祉、Goals 5性別平等、Goals 17全球夥伴。嬌生依照其核心商業價值,規劃CSR策略與社會慈善活動,並對SDGs做出貢獻與承諾。

3. 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應該將自己視為一個全球公民,應該負起更多更大的責任,不只侷限於獲利面的考量。例如,沃爾格林集團(Walgreens Boots Alliance)副總裁Richard Ellis認為,SDGs的17項目標都與我們的業務密切聯繫,需要創造多方皆贏的策略和執行方案。例如,沃爾格林集團的連鎖藥店曾經舉辦「你注射一劑 我捐贈一劑」的活動,針對到連鎖藥店接種GAVI疫苗的每一位顧客,該集團捐贈一劑疫苗給全球疫苗接種暨免疫聯盟。這項活動讓客戶瞭解接種疫苗的重要性之同時,也可以為其他成千上萬發展中國家的青少年也做些貢獻。此計畫與先前執行的活動相比較,獲得到更多的媒體的報導與公眾的支持,更為企業的品牌形象帶來正面效應。

4. SDGs提升品牌價值:品牌價值是企業核心資產之一,需要以誠實和透明的態度,讓大眾了解企業正在做的事情。SDGs目標和企業的核心價值密切結合,在長期的商業策略規劃中結合SDGs目標,與大眾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提升品牌價值達成企業永續生存。嬌生企業集團總經理Welvaert認為,企業最需要採取的是長期營運的態度,若我們今日能夠與這些生存依據結合得越緊密,日後的營運就會越容易成功。例如,義美食品做到Goal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多次挺過食安風暴,經過各種食安問題仍屹立不搖,加強了大家對義美食品的信任感,甚至網友還號召「用新台幣讓它下架」的活動。

5. 跨界合作創造更大效益與更多創新:SDGs需要透過企業跨界合作,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激發各種創新的可能,提出各種新的思維與創意,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當前的問題,達到前所未見的永續價值。SDGs正在把企業聚集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環境、社會與經濟挑戰。ING永續金融部副總裁Jindal說,只要有好的點子提出,我們都會盡力協助後續的貸款,有時候金錢的回饋不是唯一考量。例如,貝殼放大(BACKER-FOUNDER)是一個群眾集資平台,幫助有理念有才能者募集到足夠資源,持續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棒的體驗,讓提案者專注於發揮創造力。透過協助提案者達成募集資源的目標,實現他們的想法,刺激催生更多的創造力,使各種資源運用更有效率,把更多美好的事物帶到這個世界上。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希望世界更美好,我們需要標示出全世界離目標有多遠,並算出我們還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達到目標,SDGs提出17項目標,希望透過這些目標,讓每個人都有擁有基本的生存所需,食物、水、遮風擋雨的地方、安全;每個人都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基石,教育、資訊、健康、穩定的環境;每個人擁有改善他們生活的機會,完整的權利,選擇的自由、避免被歧視的自由。全世界的領導人已經承諾要達成這些目標,讓我們堅持住這些承諾,在接下來的15年內持續追蹤這些進度。從個人、企業到國家,我們一起讓世界更美好,一起為這個想法努力。

料來源:

1.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post2015/transformingourworld)

2.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https://www.csronereporting.com/topics/show/2225)

3. Business strategy integral to SDG success

(https://business-humanrights.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SDGs-Business-strategy-Ethical-Corp-briefing.pdf)

4. 企業策略與SDG成功術 SDGs每年商機高達七兆美元

(https://www.csronereporting.com/topics/show/4358)

5. How We Can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08ykAqLOxk)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委託塑膠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執行「中小企業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致力協助廠商符合國際環保相關要求,推動綠色產品設計及行銷,若企業對綠色相關議題有進一步的興趣,可連結至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瀏覽 http://green.pidc.org.tw/index.php,或與 04-2359-5900 分機 301; E-mail: janet@pidc.org.tw 謝明桂 專員 洽詢服務項目細節。